茂名市中心血站
  • 当前位置:首页--输血知识
    • 我国输血工作的“前世今生”
    • 发布时间:2014/12/1  浏览次数:1471
    •  

      2014年4月23日至24日卫计委高新强处长在第四届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报道发言中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无偿献血和血液检测方面的工作,从98年颁发实施《献血法》以来,确定了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也标志着我国的血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过这10多年的努力,我国血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建立并完善了无偿献血的制度和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采供血体系。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血站建设,整个采供血体系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血液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临床合理用血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第一个表现就是法律体系不断的健全,围绕着献血法制定了血站管理办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尤其是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发布,对临床输血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第二是采供血服务能力体系显着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在“十五”期间投入了22.5亿加强中西部血站建设,同时陆续向地方拨付了加强血站管理能力建设的经费,在2010年还开展了血站核酸检测的试点工作,从07年以来连续5年开展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可以说全国32个血液中心,330个中心血站,还有97个中心血库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是临床合理用血得到加强。合理用血是保护血液资源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原卫生部颁布实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医疗机构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科学合理用血提出要求,提出了采取临床分级管理,临床合理用血评价,病人血液管理和开展输血相关技术创新等措施来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要看到在整个的采供血工作和临床用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是血液紧张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和改变,在一些地区季节性的或者区域性的用血紧张仍时有发生。这两年还做得比较好,没有出现某些地区常年闹“血荒”的现象。但整个采供血能力没有和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用血需要同步增长,尤其是我国的千人口献血率只有9.2‰,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低水平10‰-15‰,香港地区能达到20‰-30‰,所以说整个无偿献血工作和临床用血工作还有待提高。

      其次是血液安全形势依然很严峻。在委托卫生部临检中心做的一个核酸检测项目中,889万人份的血液里有近1万人份检测出阳性,并对4000多例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其中60例确证为HIV阳性(酶免方法检测为阴性,再用核酸检测为阳性),还有3000多例为乙肝阳性。由此来看,用血安全确实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国家也在大力推行核酸检测工作,争取在2015年实现全国基本覆盖。

      最后一个问题是临床输血学科的发展和其他学科发展来比相对滞后。这些年来临床输血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规范到规范,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但是临床输血发展相对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以及一些临床强势学科的发展来讲还是相对缓慢的。因此怎样能把我们输血学科做大做强,奠定它的理论体系,打造它的专家队伍,建立学科发展平台,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包括无偿献血模式的转变,建立一个稳定的、有效的、持续的献血的模式。单纯的“靠天吃饭”献血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大城市,遇上学生放假、春节以及受天气影响的时候,采血量会出现急剧的下降,这种因素会影响整个无偿献血的工作。因此今后要做好街头无偿献血和团体无偿献血相衔接、相配合的一个有效的献血模式,从随机的街头献血到预约式的有计划的管理的献血,但并不是说要给单位下指标。二是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修订并尽快出台临床输血性规范,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的水平,探索建立临床用血的评价体系。三是建立临床用血管理体系,推动输血医学学科的发展。临床建立整个覆盖从“血管到血管”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覆盖临床用血全过程的一个质量体系。

      高处长总结到,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项目对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了管理手段和技术平台。近年来在大家的广泛参与下,输血相容性检测质评项目有了质的飞越,规模从最开始的300余家到了2014年的1653家,实验室检测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合格率从最初的62%到了现在的98%,说明室间质评对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各家医疗机构对安全用血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