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建伟)
那年的“10·1”国庆节,我记忆犹新。
无巧不成书,老甘夫妇和我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却是茂名第二代建设者中的一员。我和老甘夫妇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血站献成分血。经过各项指标的检测,我们都顺利地通过了体检。
我们坐在机采椅子上,开始了一个多小时的循环,采集成分血。这天,电视直播盛大的阅兵式。电视直播的阅兵式开始了。老甘性格直率开朗,很健谈,这也许是东北汉子的特性。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方阵里的兵种、现代军人的新式装备……洲际导弹可射到万公里外,空中战机亦能在空中加油,我们也有航空母舰编队,陆军部队可以用电脑指挥作战,他说得眉飞色舞,我们也听得手舞足蹈起来。采血护士见状,赶忙跑过来说,“江叔、老甘,您们看就看,说就说,可别抬起有针管的那只手哟!”我们才意识到,聊天的动作有点大了。
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心潮涌动;铿锵有力的步伐让我们精神抖擞。我们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感到自豪,为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嘿,巧啦!随着话题的展开,得知,我和老甘的父辈,竟不仅同是打过日本侵略者的老兵,还同是解放前夕“三大战役”一个野战部队并且后来又同期南下的战友。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民族的利益,父辈们立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功勋,他们为建设油城茂名安营扎寨!
老甘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当过兵,摸爬滚打地过了几年兵“瘾”。这点,我比他逊色,我高中毕业后,插队落户到农村,拿起锄头,修补起了地球,品尝了五年“粒粒皆辛苦”的滋味。
老甘的话匣一打开就滔滔不绝,我们的话题转到了茂名的建设发展上。他如数家珍地,从茂名大道说起,直到现在的油城十路;再从全市仅有十车辆汽车谈到今天的繁华车流;又从“六百户”窑洞,谈到现在遍布全市的花园式住宅区;人口由几万人扩大到如今的780万人。茂名的发展,是祖国强盛发展的一个缩影。所取得每一个成就,都凝聚了前辈们的热血和汗水。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捍卫这幸福的成果。
看着电视上那振奋人心的场面,我和老甘夫妇都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红旗飘飘”这首歌,“五星红旗,我为您骄傲;五星红旗,我为您祝福,您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我和老甘祖籍都不是茂名,但我们却在这块热土上生息了四十多年,茂名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和老甘都成爷字辈啦,但我们觉得仍非常有责任和义务为茂名的公益事业贡献一点力量,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把无偿献血当成了岗哨——这不是信誓旦旦,老甘夫妇真的做到了。老甘无偿献血47次,量达24600毫升;其夫人陈女士无偿献血27次,量达15400毫升,夫妇俩无偿献血同超万毫升血量以上,在茂名还真没有几对这样的夫妇。若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坚定而仁慈的信念,是很难作出这样的善举!真可谓,父辈是英雄好汉,后辈也不会是孬种!
有幸成为第二代茂名人,我们无怨无悔;能持之以恒地去完成自己的心愿,我们无惭无愧。
——写于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本文稿由 办公室/欧明铭 校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