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献血的故事”征文大赛 二等奖)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这种精神应该表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方面。我工作了将近20年,虽然工作平淡无奇,但并没有因碌碌无为而责骂自己。因为有一种选择在心中一直使我感到骄傲与自豪,那就是——无偿献血。
我的第一次献血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正在读大学,学校根据要求组织学生献血。各班都有名额指标的,由于是第一次遇到要献血,没有有关献血的知识,不知道献血会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因而班中大家都犹豫不决,都存在担忧的心理。后来我了解到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身体的,况且献血是一种救死扶伤的爱心行为。于是我便带头报了名。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完成了献血任务。事后,我不但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妥,反而因此次献血治病救人之举而感到无限光荣。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 基层政府 工作。 基层政府的工作复杂多样,几乎每天都要下到乡村深入群众中去开展工作,比较辛苦。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既来之,则安之,能够为他人服务也是光荣之事。2000 年,单位第一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由于自己有过献血经验,我第一个参加了无偿献血,这也是我第一次拿到无偿献血证,人生的第一次是最激动、最兴奋。正是这一次,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信念:只要我身体许可,我就坚持进行无偿献血,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做事不能任性,但在无偿献血中我却有点“任性”了。自从自己拿到第 一本无偿献血证以来,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坚持进行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中也进行了转型,从献全血到献血小板,从参加组织献血到主动上门献血和互助献血,从200毫升到300毫升、400毫升,反正无偿献血允许的我都做到了。到目前为止,我的献血总量已达到13000 多毫升。正因为自己对无偿献血充满如此激情,我的朋友和同事给予 了我 一个“血王”绰号。或许是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突出点,认识我的人与我 闲谈时 总少不了带上有关献血上的话题。也或许是我参与无偿献血感染力,我的妻子、我的弟弟都参与了无偿献血,我的同事也大部分参加了无偿献血。
人生的价值不是体现自己的生命在世上有多久,而是看自己能为社会创造和奉献了多少。当自己有能力而别人正是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坦然献出一点爱心,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走处困境,那我们的生活就充满阳光。无偿献血是光荣之事,选择了,就坚持自己的“一带一路”——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持之以恒走无偿献血之路。当听到别人那句“我不认识您,但我很感谢您”的时候,我就心安理得了。(冯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