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中心血站
  •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 一袋血背后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16/9/13  浏览次数:6530
    • 血源招募,血站人使出“洪荒之力”


       

      一袋血,从血源招募再到无偿献血者身体开始,会经过采集、检验、质量控制、储存、运输等过程,每一袋血都承载着血站工作者的心血。一袋血,只有经历过以上每个环节,最后才能送到医疗用血单位,输送到患者的身体内,让生命重新绽放光彩。从今天起,推出“一袋血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

       

      如果把血站的工作比作一场接力赛,血源的招募就好比是第一个拿着接力棒的运动员,第一个在赛场上上阵赛跑,他既要确保速度,又要准确无误的把接力棒传递到第二个运动员的手里,完成下一轮的接力赛跑。最终,在所有运动员的参与下完成比赛,冲刺到终点,获得胜利。这是一场与时间比赛的爱心接力赛跑,只有让爱心血液输入到病患体内,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生命才得以延续。在市中心血站,就有这样一批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人,他们用真情诠释奉献,用汗水激扬青春,他们就是血源招募的工作者们。

      血源招募 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许许多多单位和个人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我市无偿献血事业,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2011-2015年五年间,全市呈现献血总量稳中有升的格局,无偿献血达19.6万人次,供血量达52.6吨。

      “血源招募任重而道远,每一次招募,我都竭尽全力,因为我之前是一名临床医生,深知病人如果没有血,将会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家属又是怎样的焦急。因此多招募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希望。”市中心血站宣传科主任叶翠清说。

      在血源招募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瓶颈就是部分民众对献血存在着理解偏差。有一次,去高州一所高中招募血源,有个家长跑过来,破口大骂:“要学生参加献血,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而实际上,《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适量献血对身体有益。该家长的举动就是对无偿献血还存在着误区,才产生了误会。

      在血源的团体招募中,一开始,有些单位往往是不理不睬,或者以各种理由推脱。叶翠清不放弃,一次又一次登门造访,详细讲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及茂名用血的概况,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他们,让这些单位成为了固定的血源,每年献血人数还逐年上升。

      有一次,去信宜某学校招募血源。第一次联系时,对方直接拒绝了;第二次上门时,对方让他们走进了办公室,招募队员可以站着面对面沟通,但还是没有进展;第三次再去时,对方请他们坐着面谈,还是没有谈妥;第四次去的时候,对方倒了茶,态度180度大转弯最终答应开展献血动员会。对方说,这件事可做可不做,但是看到招募队员这么敬业,这么为无偿献血事业奔走,他们也着实感动了。最后,这所学校师生都年都参加无偿献血,并超额完成指标。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被拒绝,带着这样一种韧劲,叶翠清带领招募队员在一个又一个单位奔波着,一边宣传献血知识,一边招募血源,让无偿献血事业越来越得到这些单位的认可。

      活动宣传 呕心沥血

      为了招募到更多的血源,叶翠清带领着她的招募团队,每年都要做几十场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成效显著。每逢情人节、6• 14、国庆节、圣诞节等节庆假日,叶翠清总是走上街头,为招募血源忙碌着。今年“2•14情人节”一天,他们在市区及各区(市)街头招募到992人次献血,献血总量达到20.15万毫升。

      每场活动,大到从策划方案到活动场地的落实到指导第三方宣传,小到制作海报、录制音频、选择纪念品,每一个细节,叶翠清都要亲力亲为,一场活动下来,总计要耗费20多天时间。“每场活动主题都不一样,要新颖有创意,吸引眼球,这样才能让无偿献血知识深入人心,还要让他们积极参加献血。每场活动下来,都是虚脱到不行。”有一年,叶翠清上午去信宜市直单位招募采血,下午和晚上又指导统筹6•14世界献血者日晚会,回到家里已是深夜12点多。由于过度疲劳,第二天因累倒住进了医院。

      除此之外,每周一的例行无偿献血骑行宣传活动,叶翠清也是雷打不动,即使昨天出差至凌晨才回,第二天一早,她便早早过来,跨上山地车,把无偿献血知识传遍至茂名城区大街小巷。
      2014年,我市无偿献血量1170万毫升;2015年,上升到1246万毫升,人均献血率0.6%;2016年上半年,我市采血22338人,677.513万毫升血液,同比增长17%,再创新高。我市献血率逐年提高,这与血站做好每一场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叶翠清自己也是一名无偿献血者,至今,已经献出5300毫升血液,面对招募者,她现身说法,分享献血感受,解除他们的焦虑与疑问,使得更多的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者。她还经常利用空隙时间多读书学习,不断更新献血知识,注重积累献血生动有趣的例子,看到书上有的人生格言,都记在一个本子上,方便用到每一次的招募工作中去。

      为了挖掘潜在的血源团体,叶翠清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给他们上无偿献血知识课。高校是团体献血的大单位,为了稳定这一块的血源,叶翠清常常是要在开学后不久,两周之内上完11场的无偿献血公益课程,因为白天要完成手头上的诸多工作,上课时间都集中安排到了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

      跟着采血车到茂名各乡镇招募采血,叶翠清常常是很晚才能回到家,通常那天一早就给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备好午饭和晚饭。“有一天,我到高州去采血,很迟都没回来,儿子打电话过来,我接通那一刻才想起忘记准备晚饭了。那段时间,儿子为参加市直属学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晚上回到家累得不想动了。后来儿子自己做了晚饭,还打电话问我:‘妈妈,我做了蛋炒饭,你回不回来吃饭?’那一刻,我被儿子的懂事感动地哭了起来,身边的同事都跑过来安慰我。”叶翠清说。

      看到妈妈经常为工作忙的起早贪黑,顾不上吃饭,儿子问叶翠清:“妈妈,你为什么要在血站上班,还是在这个岗位?在医院做医生钱多,不好吗?”叶翠清则轻声回答:“因为需要血液的病人很多,妈妈需要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这也是在传播大爱,做这份工作,很光荣啊。”

      在我市,还有许许多多像叶翠清活跃在一线为血源招募奋力拼搏的工作者们,他们默默无闻,挥洒汗水,跑出了一场场漂亮的接力赛。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正确认识无偿献血,从内心了解到一袋血背后付出的辛劳,并用实际行动去无偿献血事业。

      (摘自2016.9.13《茂名日报》B3版,作者:茂名日报记者 王霞 吴坤成)
       

      叶翠清在献血(摄影:游清)